大圖模式
小年是春節(jié)的前奏,也是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關(guān)于小年還有一場南北之爭,小年在北方是臘月二十三,在南方則是臘月二十四。原來,小年竟然也藏著這么隱蔽的知識,快一起來了解小年吧!
講故事給你
01
起源
大圖模式
農(nóng)歷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,是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的祭灶日,又稱“小年”。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,娶妻之后終日花天酒地,敗盡家業(yè)淪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難當,一頭鉆到灶鍋底下燒死了。
玉帝知道后,認為張生能回心轉(zhuǎn)意,還沒壞到底,既然死在了鍋底,就把他封為灶王,每年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匯報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
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為他要上天匯報。于是,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。
有儀式感的小年,都需要做些什么呢?
儀式感
02
習俗
大圖模
掃 塵 土
大圖模式
掃塵即是大掃除,進行家庭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的清潔。據(jù)《拾遺記》記載,此習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。因“塵”與“陳”諧音,掃塵土也有除舊迎新,將不好的事情一掃而光的意思。
春節(jié)前的時間,大人們忙著打掃的同時,也可以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哦!讓他們感受到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感,從中體會爸媽的辛苦。
剪 窗 花
大圖模式
剪貼窗花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動。窗花種類豐富,有各種動、植物等。貼上窗花,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。
可以教孩子一起剪窗花,通過使用剪刀、尺子等工具,鍛煉孩子的手眼協(xié)調(diào)能力,共同度過難得的親子時光。
貼 春 聯(lián)
大圖模式
小年以后,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貼春聯(lián)。紅色的對聯(lián)貼在大門上,房子頓時生輝。
盡管今天毛筆已經(jīng)被鋼筆替代,但書法仍然活躍在春聯(lián)這些傳統(tǒng)載體上?梢酝ㄟ^春聯(lián),讓孩子學會欣賞書法的美感,有機會也可以讓孩子親自動手學習書法噢!
祭 灶
大圖模式
傳說,在每個家庭的廚房中,都住著一位“灶王爺”。灶王爺爺會關(guān)注人們的日常生活,并在小年這一天,向玉皇大帝匯報他在人間看到的善惡。每到小年,家家戶戶也會“祭灶”,感謝灶王爺一年來的保佑。
爸媽可為孩子講述小年的來歷、習俗等,幫助孩子積累知識,培養(yǎng)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興趣。
新桃換舊符
03
詩詞
大圖模式
祭灶詞宋 · 范成大 古傅臘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云車風馬小留連,家有杯盤豐典祀。豬頭爛熱雙魚鮮,豆沙甘松粉餌團。男兒酌獻女兒避,酹酒燒錢灶君喜。婢子斗爭君莫聞,貓犬角穢君莫嗔;送君醉飽登天門,杓長杓短勿復云, 乞取利市歸來分。
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。過去,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的鍋臺附近的墻壁上供奉灶王爺、灶王奶奶。神龕的兩側(cè)還要貼上一副對聯(lián),上聯(lián)寫“上天奏好事”,下聯(lián)寫“下界保平安”或“回宮降吉祥”,橫額是“一家之主”。
古人云,民以食為天,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,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
縱筆三首·其三
宋·蘇軾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飽蕭條半月無。
明日東家知祀灶,只雞斗酒定膰吾。
同樣是寫歲末生活的窘迫,蘇軾這首詩就樂觀了很多。雖然眼下困苦,但明天鄰家小年祭灶的雞酒,一定會拿來與我同食的!
獻壽詩
宋·孫緯
面臉丹如朱頂鶴,髭髯長似綠毛龜。
欲知相府生辰日,此是人間祭灶時。
在小年這天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、流傳極廣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
因為過一天之后灶神要上天去拜見玉帝,所以要好好恭送灶神上天,求他上天多言好事,帶回吉祥。這首詩前二句寫了灶神的相貌,后二句寫了祭灶的活動。
謎底揭曉
04
爭議
大圖模式
原來早在宋朝,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,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更悠久。然而到了清朝,為了節(jié)省開支,皇帝會在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神的時候,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,自此開始便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區(qū)別,又由于清朝的中央政府在北京,所以北方人多選擇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,而南方很多地方仍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,原來如此呀!
來源:黨建頭條
聲明:轉(zhuǎn)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作者持權(quán)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來源:南陽發(fā)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