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古皂樹下蕩秋千
前幾天,老家七里沖村書記來找我,說是平湖鄉(xiāng)要修鄉(xiāng)志,讓我把七里沖村的歷史典故和基本情況梳理一下。談到昔日故事,說鐵匠灣的那棵老皂角樹還長得茂盛。一番閑聊,不由得勾起我五十多年前的回憶。
1965年冬季,我家由于修建白蓮河水庫移民,從古廟河劉家灣遷移到百里開外的平湖七里沖,落戶鐵匠灣。當時我11歲,讀小學(xué)六年級。很快,我就與灣中的一群孩子混熟了,一點也不感到陌生。我當時有一條小木槍,是父親當大隊干部時從民兵連拿來讓我保管的。因為我有這個寶貝,無形中成了孩子群的核心人物。我們一起玩捉特務(wù)、打鬼子的游戲,沖前趕后,弄得滿灣雞飛狗跳。
灣西頭有一條小山崗,兩邊各有一口大水塘。崗上有一棵古老的皂角樹,樹干很粗,兩三個人才能圍抱。誰也說不清古樹有多大年齡,連長胡須的老爺爺也說他小時候,皂角樹就是這么大,這么老。推算起來,只怕有三四百年高齡。皂角有很多用途,在那物資匱乏的的年代,女人們用來當肥皂,洗衣,洗頭。自然而然,大皂角樹下,就成了我們少年游戲的樂園。以樹為界,一邊是英雄,一邊是壞蛋,上演了許多精彩的劇目。
春節(jié)到了,灣里重大的娛樂項目就是蕩秋千。秋千當然是吊在大皂角樹的樹枝上。皂角樹有一根巨大的橫枝,順崗延伸,是懸掛秋千最佳的位置。耀云哥比我要大五六歲,很能干,就當了做秋千的頭兒。先到山上割下一大堆葛藤,再找來稻草和苧麻,搓成很結(jié)實的繩子。把茶杯大的柘樹條紆成圓箍。借來灣中最高的梯子,把圓箍套在皂角樹的橫枝上,在圓箍上系好秋千繩,離地約一米高安好秋千座板。秋千繩很長,有兩丈開外。也很結(jié)實,可一人蕩,也可兩人蕩。孩子們興高采烈,躍躍欲試,都要一展身手。但是,一窩蜂是不行的,要按規(guī)矩來。在大樹的另一邊站隊,一個一個依次玩。孩子們的歡笑也吸引了灣里的大人,他們也來看熱鬧。有時,大人們也來興致了,紛紛登場獻技。
蕩秋千,有坐著蕩與站著蕩兩種方式。坐著蕩是低級方式,需要另外讓人推拉,一般是幼兒少兒或女孩子的玩法。十幾歲的孩子,膽大如虎,都是站著蕩秋千。站在秋千板上,彎腰曲腿,用力一撐,秋千就蕩了起來。如此,一彎一直,一曲一伸,秋千越蕩越高。秋千前后飄蕩,人如鷹燕展翼,耳邊風(fēng)嘯雷鳴,其悅其樂,神仙一般。兩人齊蕩,則要步調(diào)一致,同曲同伸,否則秋千打旋,蕩不起來。
有個叫治平的,比我大兩三歲,人不怎么靈光,說話還不利索,但是會蕩秋千。他前撐后屈,把秋千蕩得行云流水,直沖云天,足有一兩丈高。我無論怎么用力,也蕩不了他那么高。我不服氣,但毫無辦法趕上他。有一個女孩子,名叫季秋,年齡與我相仿,也會蕩秋千。她與治平合蕩,非常默契,如同玩雜技一般。
67年,我家又換了一個住址,我就離開了鐵匠灣,但那段快樂的時光深深留在了記憶之中。后來,我去過鐵匠灣許多次,但沒有在老皂角樹下停留。沒想到,五十多年了,我已進入了垂暮之年,而皂角樹風(fēng)采依舊,青春不逝。
人生苦短,歲月如流。珍惜每一天,快樂每一天,當是人生的意義所在。
2018/10/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