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本帖最后由 李茂影視 于 2020-3-3 18:54 編輯
羅田縣匡河鎮(zhèn) 抓實抓緊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工作觀察 鄒德祥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40.jpg (534.95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陽春三月,在羅田縣匡河鎮(zhèn)的農村,戴著口罩的村民們忙著拾掇農田。田地里不時傳來陣陣耕機的轟鳴聲,翻耕、播種、施肥……農戶們分時下地、分散干活,真正做到防疫春耕兩不誤。 日前,習近平總書記發(fā)表重要講話,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(yè)農村工作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,對不誤農時抓好春季農業(yè)生產發(fā)出了動員令。羅田縣匡河鎮(zhèn)黨委書記聞靜對記者說“我們要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農業(yè)農村發(fā)展‘雙勝利’,這是切實做到‘兩個維護’的具體行動”。 為做好疫情防控與春季農業(yè)生產,匡河鎮(zhèn)一方面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,一方面有序抓緊春耕備耕,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18.jpg (370.18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口罩成“新式農裝” 在匡河鎮(zhèn),農民下地種田,帶著口罩勞動,成了田園一景,有的農民還拍照在微信圈曬曬這個“新式農裝”。 石橋鋪村榮輝家庭農場購置了酒精消毒液、紅外線測溫槍、口罩、一次性醫(yī)用手套,進入蔬菜大棚前,分列間隔排隊,消毒、測體溫、佩戴口罩,戴手套入棚勞動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153.jpg (403.96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在姚家塆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通過輪流上崗、分區(qū)作業(yè)的務工模式,有效地避免了人員的聚集、扎堆。僅3天時間,就移栽辣椒、茄子、西紅柿等蔬菜苗子20多畝。姚家塆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馬旺生說:“在做好防疫的同時,必須加快進度,搶季節(jié),把現有的辣椒苗、西紅柿、黃瓜苗、豇豆等,該移栽的迅速移栽,該定枝的定枝,該播種的播種! 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社員王生說“我每天出去干農活,做到每天出門消毒,到地里去不和農戶接觸。干活時戴口罩、手套,干完活后也不和農戶聊天,直接回家,回去再給自己消毒!笨锖渔(zhèn)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何志軍告訴記者,鎮(zhèn)里出臺“鐵律”:要求農民錯開干活,活干完以后就直接回家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46.jpg (445.46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“何主任,我種的水稻發(fā)病了,發(fā)些照片和視頻你看看”,這一個場景仍在匡河鎮(zhèn)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何志軍腦海里閃現。 何志軍介紹,他的手機微信號和QQ向農業(yè)種植戶公開,24小時在線“問診”。這次啟動春耕備耕工作,他的手機微信號發(fā)揮了大作用。種植戶缺物資,何志軍迅速告知供應渠道;農戶有不懂得種植技術,他用手機遠程遙控做悉心指導。有一個種植戶草莓生長得正旺盛時被蟲吃了,何志軍通過反復觀察比對枝葉受損情況和病蟲分布規(guī)律,做出了及時有效診斷。 匡河村11組農民匡良友把農作物發(fā)病的時間、照片和解決方法,分享到農業(yè)種植群里,和農友們展開激烈討論和互動,受到農民的歡迎。
匡河鎮(zhèn)農技推廣服務中心4名“土專家”“田博士”,利用手機,為農民種植開展免費視頻培訓和咨詢服務,還傳授育秧育苗新技術,提高農業(yè)種植產能和效率。他們利用手機這個特殊的“農業(yè)課堂”,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與農業(yè)專家遠程視頻互動,專家為農民反映的農業(yè)病蟲害等“疑難雜癥”進行現場診斷。每次視頻培訓講座結束后,大家還在群里熱烈討論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13.jpg (508.21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農民當“甩手掌柜” 汪家橋村四組農民胡顯榮春節(jié)前種下一畝多地的豌豆,現在長勢喜人,這幾天,他和老伴戴著口罩在地里除草、松土。他說:“疫情現在好了些,我靠種地吃飯,所以要出來干活。” 為加強疫情期間的防控工作與農業(yè)生產,匡河鎮(zhèn)各村以組為單位,安排各家各戶錯峰安排上午、下午兩個時段外出生產,農戶外出生產必須佩戴口罩。同時,加強外出生產人員的監(jiān)督,杜絕借勞動之名跨村流動。對居家隔離的重點對象需要耕種的,組織村里的農戶代耕代種。 匡河村發(fā)動農機手翻耕冬閑田760畝,計劃天內完成?锖渔(zhèn)益民農業(yè)機械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汪來明用機器翻耕冬閑田,翻耕完自己的700多畝地,他準備幫附近的農戶繼續(xù)翻耕,一鼓作氣把活干完。
農民可以放心地當“甩手掌柜”了。這個鎮(zhèn)盡最大努力,讓春耕備耕,精準調度,科學管控。何志軍說“沒有精力種田的,或者居家隔離無法種田的,都可以委托本村農戶代耕代種,也可以承包給種植大戶或專業(yè)合作社”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27.jpg (430.88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落實成“最強聲音” 田間地頭里躬身勞作的身影漸漸多了起來。購農機、買種子、備農資的農民們忙得不亦樂乎,位于大別山腹地的羅田縣匡河鎮(zhèn)一幅繁忙的春耕圖正徐徐顯現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06.jpg (431.74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倉廩實則民心安,農業(yè)強則百業(yè)興。
新的春耕圖景折射出當代中國農業(yè)的大變化。一方面,智慧農業(yè)、科技農業(yè)嶄露頭角,農業(yè)注入了新內容、新時尚、新內涵。 一幅春耕圖,寓意不尋常。讓中央政令暢通,抓工作細化落實,就需要有一股子狠勁和韌勁。匡河鎮(zhèn)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和忙而有序的春耕備耕場景,就是抓落實、求發(fā)展的最好回應和生動實踐。 農戶不誤農時抓生產,各部門全力以赴備春耕。在匡河鎮(zhèn)農技推廣服務中心,鎮(zhèn)黨委主要負責人多次上門,了解備耕物資準備情況,協調解決村民采購難題,要求各供應點根據春耕需求,聯系供貨渠道,確保物資供應充足。
何志軍說:“匡河鎮(zhèn)確定了4個專門的農資供應點,代購流程是農戶向組長提供名單和數目,組長向村代購員上報,村代購員根據清單再向4個專營農資點進行代購!
目前,鎮(zhèn)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已籌備雜交水稻16噸、碳銨450噸、尿素40噸、復合肥300噸、農膜2.5噸,各類種子15噸,農業(yè)技術人員已分片分區(qū)下沉到各村指導春耕生產。
“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必須做到實而又實,要讓黨的聲音‘播撒’到田間地頭,成為所有人的行動指南”,羅田縣匡河鎮(zhèn)黨委書記聞靜說。
微信圖片_20200303180222.jpg (438.54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3-3 18:23 上傳
【作者簡介】 鄒德祥,男,湖北羅田人,詩人、作家、旅游營銷策劃專家,“湖北省十大策劃人”,在第14屆中國創(chuàng)意策劃年會上被授予“中國旅游策劃領域杰出人物”。個人事跡入選《中華寫作英才》《當代新詩人人才庫》《中國當代寫作人才傳略》等權威辭書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