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本帖最后由 紫陌琴韻 于 2022-8-24 16:10 編輯
中華民族素有“禮儀之邦”的美譽,向來重視家風家訓教育。表面看,家風家訓只是一個家庭的事與社會無關。其實不然,在我們成長過程中,家風對于我們的影響不可忽視。在良好的氛圍中,嚴厲家教的傳承下成長的我,時刻體會著父母的言傳身教,上一輩的淳淳教導,讓我們受益終生。好的家風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,這種“潤物細無聲”的品德力量能凈化我們家庭成員的心靈。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時間的點綴、生活的磨礪,它是一種威嚴、一種精神、一個家族的傳家寶,也是后人為人處事的法寶。只有良好的家風家訓才能培育出更好的公民,尤其是人民的公仆更需要積極向上的精神氣,是力量的凝聚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。
我從小生活在幸福的四口之家,從咿呀學語到現在懂得責任和擔當。這些年伴隨我成長給我教誨的是一位樸實敦厚,性格溫和,待人和善的父親。父親是個本色的農村人,他的一生平淡無奇,與世無爭,卻讓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吃虧是福,讓我懂得人要活得真實有骨氣,他雖是地道的農民,卻很好的詮釋了勤學、孝順、自立和節(jié)儉。
front1_0_FpESe6IRmwBvXxeiw5D7wK8JCX7H.jpg (85.23 KB, 下載次數: 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0-2 00:42 上傳
“學以立身”勤學的父母給我們樹立求知的榜樣!民族因學而旺,國家因學而強,人因學而美,家庭因學而福。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在后天學習和工作中培養(yǎng)的,“勤能補拙”,父親就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,早年因為家庭條件差,父親勉強念完了高中,可他并沒有放棄書本,始終不忘學習,每天田間地頭回來總要讀讀書、看看報,撥弄下算珠,親自嫻熟地傳授給我們珠算口訣“一上一、二上二,三下五除二,四下五除一,六上一去五進一”,父親的珠算水平十里八鄉(xiāng)都是出名的,這就是勤學的結果。出身貧寒的父親堅持讓我們兄妹上學讀書,通過立身立德影響著我和哥哥向他看齊,以至于后來哥哥傳承著父親勤學的優(yōu)良家風,順利考上武漢大學。勤學讓我們活到老學到老,我也堅信:一勤天下無難事,從醫(yī)道路上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業(yè)務水平,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。在平時工作中,我一直勤字當先,努力做好各項工作。
front1_0_FrCsjZMko2Xs4JSSULDOWoI06gld.jpg (242.79 KB, 下載次數: 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0-2 00:42 上傳
“百善孝為先”,尊老敬親的父母傳授給我們仁愛之心!我的父母對長輩非常孝順。記憶中,他們總是湊在爺爺奶奶、外婆的跟前細語相談。后來奶奶落病臥床,話都說不出,吃喝拉撒全靠父母料理。就這樣,日復一日直到兩年后奶奶安靜離世......左鄰右舍都夸他們把奶奶照顧的干干凈凈、妥妥貼貼。無形中,這對于我和哥哥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,讓我們懂得孝道文化并以他們的行為規(guī)范自己的言行。“慈烏尚反哺,羔羊猶跪乳”孝敬老人、知恩圖報,如今父母年事已高,常年隨哥哥定居在外,可依然割舍不下故鄉(xiāng)情懷。能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時間太少,無論工作多忙,每年我盡量抽空帶著先生和孩子,帶著家鄉(xiāng)的味道,不遠千里去看望,只為穿過漫長的等待后能給父母親帶去溫暖和慰藉。
front1_0_Fla5KqK-BjNoLvkz5QzgePfO8Xvh.jpg (195.43 KB, 下載次數: 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0-2 00:42 上傳
“當自強”也是世襲的家訓,自強的父母教會了我們獨立自主。父親從小告訴我們,一定要自立自強,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,許多事情需要自己面對、自己解決。我的父親是家中長子,也就過早地承擔的家務活,很早就幫忙提水做飯,刷鍋洗碗,拾柴打豬草,秋后的稻田里拾麥穗,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妹們。父親從不叫苦喊累,幼小的身體為家人支撐一片天,在父親的訓導和影響下,我和哥哥也是自小學會自食其力。初中時候,我們假期去鎮(zhèn)上賣甘蔗、去山里摘茶葉、下地間挖藥草,自己勤工儉學。畢業(yè)后,我們兄妹一起走上醫(yī)學的道路。在醫(yī)療護理操作中,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更多時候需要我們自強自立,能夠獨立決斷,快速做出判斷和決策,在失敗和挫折中反思和成長;叵胍宦纷邅,我慶幸有父母親在人生路上一直激勵我奮進和自強。
“勤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”,勤儉的父母教育我們勤儉是一種美德、一種智慧。父親那輩人,生活艱苦、貧窮,更需要勤儉節(jié)約。我在家庭里,父親會把破衣服做成拖把,穿破的衣服只要縫補還能再穿就舍不得丟棄,破舊的雨傘在父親手里“翻騰”幾下也會變得完好,洗菜洗米水再澆菜或者拌草料喂豬等等,父母的勤儉節(jié)約不僅解決了一家四口的生計問題還讓我們養(yǎng)成了勤儉節(jié)約的好習慣。上學的作業(yè)本正面寫完了反面寫,吃飯生怕撒了一粒,衣服也是哥哥穿小了的我穿……如今,我們生活條件好了,也依然不能浪費。隨手關掉一盞燈,節(jié)約一滴水,無紙化網絡辦公,外出就餐“光盤行動”,盡量徒步公交出行,使用環(huán)保購物袋等把父輩勤儉節(jié)約的好家風用實際行動傳承給下一代。
front1_0_Fp6u_a3lB_cHFkP71yFTKdUxQp3n.jpg (263.31 KB, 下載次數: 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0-2 00:42 上傳
作為普通的小家庭,我們是縮小的國,國是放大的家,有國才有家。長輩的言傳身教伴隨我們成長,這積極健康的家風家訓早已融入生活。有坦蕩和胸襟,有責任和擔當,有信念和操守,讓好的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,代代相傳,為社會培養(yǎng)出優(yōu)秀的公民,推進家庭和諧,推進社會文明進步,早日實現中國夢。
|
|